华盛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叶小文北京冬奥会发出了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 [复制链接]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北京冬奥会成为外媒热议的话题,诸多外媒都密集刊文聚焦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从年到年的时间跨度中解读“中国这次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我体会,北京冬奥会传播了春天的信息,发出了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诸多讯号:一是从“我能比呀”到“我能赢呀”;二是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四是一簇微火,感动世界;五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六是迎接新文明复兴,促进新人文主义。聚焦到一点:一起向未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我能比呀”到“我能赢呀”

北京,冲破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与中国新春佳节浪漫相遇,成就奥运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年夏季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喊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之声;年的冬季奥运会,“一起向未来”,中国向全世界发出携手共创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之音。

曾记否,年奥运会都开到第九届了,积贫积弱的中国方才派代表去“观摩和欣赏”。在阿姆斯特丹开幕式上,观摩团副代表宋如海反复吟哦Olympic和Olympia,一句汉语脱口而出,“我能比呀”!两年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宋如海著的《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写道,“‘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盖所以示吾人均能参与此项之比赛。”但弱国一度与奥林匹克无缘。“我能比呀”是感叹更是警醒,是悲哀更是希望,是呐喊更是鞭策。直到年,“中国人从此应如释重负,卸去‘我不如人’的历史包袱”。当奥林匹克大步向我们走来时,回味当年“我能比呀”,哪里是翻译的奇特,其实乃中华民族的百感交集、千年一叹!

这中国“一叹”,如今成了中国“一笑”:“我能赢呀”!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奥运会上,中国获得的金牌高居榜首。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年冬奥盛会又一次见证了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续写的无与伦比的传奇。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这是一次伟大的相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外媒评论,如果说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辉煌盛典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那么,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浪漫空灵,则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自信和从容的中国。

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世界听到了,北京冬奥会传递出“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讯号”。这个讯号,是14亿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带领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懈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逐步实现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彻底完成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冬奥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全心投入、突破自我,胜不骄、败不馁。中国观众,既为胜利者喝彩,也为失利者鼓劲,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表现得更加成熟、淡定,这是作为大国国民心态的自信、从容。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历史反复证明,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和中国人民艰辛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排除种种干扰、战胜重重险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在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的同时,也深刻启迪和极大鼓舞着发展中国家人民;愈来愈耀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让古老的东方文明以充满活力的雄健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深刻重塑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格局与趋势。

中国迈向强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深层逻辑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统一。“两大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崇高理想,也代表着人类一直以来的社会理想。人类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资本主义的高歌猛进带来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也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尖锐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今天,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两大关系”仍然是世界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国道路给出了实现“两大和解”的中国实践和当代版本:一方面,提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坚定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享发展”和“全面发展”。

中国道路为什么能越走越宽广?因为我们始终掌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主动,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和人类进步一边。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迈向强国实现现代化,不仅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从而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而且坚守和体现人类发展进步的理想目标,尽显“超越型现代化”的时代进步性和价值正义性。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正在“强起来”的中国,不是震天动地,震耳欲聋的喧嚣;而是“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人的特有浪漫”,以一朵“燕山雪花大如席”美轮美奂地展现。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每一朵雪花,都映射出独特的光华。各代表团引导员手持的引导牌,是朵朵雪花与中国结融汇的造型。朵朵雪花聚合成一朵硕大的雪花光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的创意,表达着一个文明古国“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深厚人文情怀。

回望历史烟云,当西方国家率先登上现代化列车,当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别国大门,所谓“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论调、“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殖民统治的世界秩序、霸道霸凌的强盗逻辑,就开始弥漫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在西方*客看来,“强起来”的中国也只能服从这个逻辑,于是“中国威胁论”的叫喊甚嚣尘上,“中国崩溃论”的诅咒更不绝于耳。

但强起来的中国,自有其不同文化基因,越是强大就越主张和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金的法则。“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走向发达之路,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路,是超越扩张掠夺、“国强必霸”旧逻辑的文明新形态。与通过对外扩张掠夺完成原始积累、长期沿袭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定式的西方现代化老路截然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从不输出殖民、战争和冲突,完全以和平、合作与共赢方式推进,彻底改写着大国崛起的陈旧叙事。当代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为了说服谁、取悦谁、安慰谁,而是基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基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

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冲击侵蚀人类进步的根基,当开放还是封闭、拉手还是松手、拆墙还是筑墙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的关键抉择时,中国在历史中汲取文明智慧,在担当中破解时代课题;不到9年,事关天下苍生、谋求共同福祉的“一带一路”倡议,激发起各国互联互通、合作发展、创新发展的澎湃活力,在全球五大洲绘制出一幅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壮美画卷。

一簇微火,感动世界

我们知道,此前的奥运火炬都是熊熊大火,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甚大。北京冬奥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一簇微火,烛照天地,感动世界。一簇微火,以微知著,践行着中国“全面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体现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的理念。

绿色办奥,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国家速滑馆不仅硬件世界一流,制冰技术也世界领先,实现了低碳化、零排放。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了美丽中国的底色。

北京冬奥会点火仪式的一簇微火,点亮的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火。中国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这既是历史选择,也是时代必然。14亿多人口的体量,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此“超大规模”的现代化,远非英国现代化的“千万级”、美国现代化的“上亿级”所能及,并没有现成经验可搬。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已发布《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中国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堪称这个蓝色星球上最精彩的奋斗故事、最引人注目的文明史诗。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按此说法,中美之争,必有一战。

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