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必然要打上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的烙印。美国现代文学诞生于美国独特的文化环境之中,是渗透于古希伯来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基础上绽放的娇艳之花,它凝结了自由主义和清教精神的基本特质,是浪漫主义精神和超验精神的有力体现者。
美国文化心灵中的浪漫主义因子,使得整个美利坚民族像亚伦神仗一般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从宣布独立开始,先后发生了加速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和废除奴隶运动的南北战争。无论是在西部的开发抑或南方大地上,浪漫主义精神成为人们颠覆单调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主要原则,为普通卑微的人们带来了实现自我的机会和可能。
人们敢于打破任何现实的枷锁和停滞的状态,挺身走向更加宽阔的世界。假如说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人奉行的是谨小慎微的生活方式,害怕变革、固守旧习,思想是理性而且教条的,那么,19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化中被注入了反抗庸俗和停滞的浪漫主义精神,在经济上要把美国打造成一个新的乌托邦,一座理想的“山巅之城”,中产阶级凭着从独立宣言的理想主义精神中汲取前进动力,梦想的实现随着每一次的移民而发生增值。浪漫主义精神的内在因素契合了美国19世纪的雄心梦想,从法国、英国和德国传来的浪漫主义理论点燃了人们内心自我实现的热情,这些理论尽管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是基本上都在张扬了个人本位的人间本位精神。
这种迅速的开发精神伴随着浪漫主义气质,最终必然在哲学以及文学中得到很好地表达。19世纪30年代,以爱默生和梭罗为代表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文学把这股浪漫之风推到巅峰,在反对唯一神教派的古板与教条的基础上,他们讴歌自然的崇高和个人的神圣,鼓励人们自助,认为人的心灵才是最神圣的,人具有获得真理的能力,人是能够超越感官而获取真理的。
这时的美国文学已不能再用18世纪那样的狭隘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学精神,必须适应浪漫主义的时代风尚来重构自己的文学思想。为了更好地叙述这种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过程,接下来笔者打算选取几个作家重点予以论析,以考察文学中的浪漫精神的具体构成因子及其美学特征。
19世纪以来美国的文学家中,华盛顿·欧文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文笔享誉世界,他的作品大多使用的是美国本土题材。其成名作《纽约外史》,以滑稽诙谐的形式虚构了荷兰殖民地时期纽约的“历史”,他以反讽戏谑的口吻称荷兰总督为“史诗英雄”,虽然所谓的英雄事迹只是在作战中揪揪鼻子,打打脑袋。代表作《见闻札记》中收录了大量散文和故事,其中最为读者所熟知的就是《瑞普·凡·温尔克》,故事刻画了怕老婆的贫苦农民,为了躲避悍妻的责骂,扛着枪去上山打猎,喝了酒之后就昏睡过去,一觉醒来却发现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物是人非。
小说通过刻画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以独特的语言,突出了美国本土文学特色,反映了早期移民的生活状况,展示了美国在精神上摆脱束缚获得独立的决心,作品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批判。另外一位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库柏的边疆题材小说《皮袜子的故事》,体现了美国人民在西部开拓的过程中的勇敢顽强,他擅于运用神秘莫测的威胁和浓密的森林描写来渲染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构思引人入胜。曲折的情节、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和景色描写交融在一起。
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天空中,爱伦·坡是其中璀璨夺目的明星。他是一位谜一般的难解人物,他的深奥和玄思,浪漫诗情和超验想象对后来者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他身上所具有的高度个性化以及独具创造性的本质使他犹如一位先知一般,远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对市民生活的厌恶以及对傲慢和豪放不羁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他是一位具有浪漫气质的唯美作家。
他对美国社会兴起的人文主义精神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甚至讨厌那种所谓启蒙民主的世俗精神,因而更多的与文艺复兴的主导人文价值观念背道而驰,他更关怀的是超验的神秘主义因素,它极为排斥文学的道德因素和工具理性的特征,主张绝对的超验的美乃是艺术唯一之鹄的。爱伦·坡推崇带有病态倾向的唯美主张。他的作品总是与恐怖、黑夜、梦魇、以及美丽女人的死亡联系在一起。他创造的世界比现实更为痛苦和可怕,基本上视畸形为正常的世界。滑稽、怪诞、怪异、神秘等文学风格影响深远,他是一位具有忧郁气质的浪漫主义作家,对后来者麦尔维尔以及塞林格等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他写的大量具有恐怖氛围的哥特式小说中,读者感受到了非理性的情感表达,他像卡夫卡一般内心里充满了不安与战栗,病态的荒诞与清晰的理性交织在一起,萦绕在他心怀的则是恐惧、绝望与虚无的元素。这是浪漫精神的心灵体验,只有在对彼岸的选项中,心灵才获得了美学的欢愉。爱伦坡提出的一些美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等人,而且他对粗俗的大众文化趣味始终持警惕和批评的态度。笔者以为他是美国真正的艺术家之一,是浪漫主义的大师,他以充满怪诞的想象和易怒的傲慢书写了自己的浪漫主义理想,他坚毅执着而拒绝被时代同化,为“美”的事业和浪漫主义传奇在美国的兴盛起到了领头羊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爱伦·坡在美国当时思想的潮流中处于边缘地位,其思想的深刻和奇谲的想象力注定了他的孤独和不被人理解,但他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是崇高的,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笔者以为他是美国真正的艺术家之一,是浪漫主义的大师,他以充满怪诞的想象和易怒的傲慢书写了自己的浪漫主义理想,他坚毅执着而拒绝被时代同化,为“美”的事业和浪漫主义传奇在美国的兴盛起到了领头羊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爱伦·坡在美国当时思想的潮流中处于边缘地位,其思想的深刻和奇谲的想象力注定了他的孤独和不被人理解,但他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是崇高的,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中,威廉·西姆斯值得一提,爱伦坡曾认为他是美国最好的小说家,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年出版的《雅马西》。抛开他对奴隶制的支持态度不谈,他在文学创作上是一位个性丰富而且充满了原创性的作家,冒险传奇是他尤为喜欢的题材。描写的主要人物是无赖之徒,一个绅士在他笔下可能会成为石头般的无情,而恶徒则也有人性慈善的一面,夸张的语言和僵化的环境相契合,烘托出人物的机警灵活与个性十足,且具有诗意一般的血肉丰满,而广义的幽默读来令人酣畅淋漓。除了戏剧之外,西姆斯和爱伦·坡一样,写了一些哥特式小说,描写了大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犯罪和神秘事件。
他具有丰厚的语言才能,而且在英国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特别是在阅读莎士比亚的基础上,进行本土的语言实验,作品具有文体上的特色和生动性特征,特别是他一向善于写的边疆故事,一再强调了流浪冒险的格调。仿佛我们看到的西部牛仔题材的好莱坞电影一般,他的小说充满了攻击和劫掠,伏击雇佣兵,打劫马车队,邪恶的激情在冒险运动中得以发泄,毕竟当时是一个艰难的世界,而他却用生动而充满活力的作品记述了罗曼蒂克的传奇故事。
和华盛顿欧文是挚交好友的詹姆斯波尔丁是位来自纽约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用充满感伤的语言和梦幻般的诗意,追求着文学的激情。在他那无法控制的奇思异想、敏锐的智慧以及创作的想象力中,蛰伏的则是对文学想象梦幻一般的热情。浪漫主义作家大都不喜欢繁文缛节的生活状态,骨子里有一种散漫不羁的个性,创作也被看作是对生活的超越性的体现,是对单调乏味生活的解脱,比如波尔丁的小说《科宁斯马克》基本体现了上述的一些美学特征。
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则是探险中的芬恩行进于神秘的黑云之间,在不止一次的恐怖探险和精神突围的历练中,见证着自己精神的强大,仿佛塞万提斯笔下的主人公一般,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而去冒险战斗,以此证明自己的骑士风采。但是故事讲述完,在结尾处作者告诉我们主人公其实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以及迷雾一般的妖术,才成就了一个英雄的人物。
在这里,文学创作中想象的奇特性,使作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特别是其荒诞反讽的浪漫主义特色为美国小说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容。浪漫传奇里的荒谬演绎反映了主人公情感的非理性体验,波尔丁的《嚯,西进》中,主人公被不安与恐惧的情感折磨成为具有疯癫气质的忧郁症患者,不断地追问生与死的问题,犹如哈姆雷特的命题一般,而其人生苍凉感和悲剧意识的表达也就不难领会到了。
怀疑与叛逆、理想与现实、崇高的忠诚与渺小的现实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与冲突,敏感的作家感受到了变革时代所带来的思想与良心上最剧烈的痛苦。怀疑导致了幻灭,一切都导向对于人性本质的思考,在现实中到处存在着谎言与虚伪,欺骗和矫情。浪漫传奇的作家往往对人的善恶两元奇异合成有着清晰的认知,而恶的元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天性中的自私自利之心是其根源所在。
在整个社会巨大变革中,人们往往卑鄙自私、盲目崇拜而目空一切,内心空虚无法追求自由。作为反抗,对于专横残暴的物欲世界的拒绝,对心灵自我的执着追求,也就成为浪漫传奇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动力。研究村上小说创作,可以发现它们与美国浪漫传奇小说中的精神维度和价值观念有着特别契合的一面,这也是笔者深入思考浪漫传奇的变异及美学追求的原因所在。
理查德蔡斯在TheAmericanNovelandItsTradition(《美国小说及其传统》)的序言中指出,美国小说中浪漫传奇占主导部分,他把美国小说的基本特征界定为“融合了浪漫传奇元素”的小说。村上十分推崇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并翻译了很多他的作品。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二十年代的描写虽然简单,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盖茨比与麦尔维尔笔下的人物基本一样,他们都具有天真烂漫的生活理想,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充满独特个性的行为举止。实际上仔细研究这些人物的精神特质,对于理解村上春树小说里边的主人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