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经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检验,至今在各国不衰。“他的声誉无与伦比,他把沃尔特·司各特①挤到了一边,他一辈子都盖住了萨克雷②的天才。”[1]
年2月,狄更斯开始出版发行《匹克威克外传》,这本书赢得了当时英国举国上下的喜爱,连垂死之人也在惦记新的章节。综观整个十九世纪的欧洲,《匹克威克外传》的发行盛况,也只有维克多·雨果③的《悲惨世界》和欧仁·苏④的《巴黎的秘密》两部作品能够与之媲美。《匹克威克外传》很快传遍了整个英语世界国家,当然也包括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第一次美国之行,国际版权寸步难行
年年初,狄更斯第一次访问美国。他所受到的欢迎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作家在任何一个国家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唯有狄更斯自己于二十五年后重访美国那次是个例外。
年2月1日,在波士顿举行的宴会上,狄更斯委婉表示“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美国作家们的劳动成果将从英国得到一些应得的丰厚的酬劳;而我们英国作家的劳动成果从美国得到的酬劳也同样丰厚。”[2]
在随后的哈特福德举行的宴会上,狄更斯又一次谈到国际版权。他说,如果司各特的创作劳动得到这条法律的帮助,他“很可能不会由于用脑过度身体被压垮。”[3]他提醒他的听众说,如果美国拖欠司各特的稿费中有十分之一寄到了艾博茨福德⑥的话,司各特暮年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4]司各特的作品在美国销售了50万册[5]。
注:司各特是对狄更斯影响最大的五位作家之一,狄更斯对其作品深表赞赏。有一次狄更斯因病未能赴宴,又感到无聊,便托助手买一本助手自己喜欢的书给他看,助手不明其意,便问他到底要买什么书,狄更斯便说要一本司各特的书或者他自己的书就行,可见狄更斯对司各特的作品是发自内心的喜爱[6]。另外,狄更斯的岳父乔治·贺加斯起初是一名律师,曾担任司各特公司破产的法律顾问,他也是司各特印刷公司合伙人詹姆斯·巴兰坦夫人的弟弟。
但狄更斯的国际版权言论招来美国新闻媒体的恶语相向和丑化侮辱。无奈之下,狄更斯便请约翰·福斯特⑦替他找英国的大作家给他写一封短信,支持他的观点。
2月18日在纽约举行的宴会上,华盛顿·欧文⑧以及科尼利厄斯·马修斯支持狄更斯,华盛顿·欧文表示“说句公平话,应当让那些头戴桂冠的人从他们的桂冠中得到好处。”[7]马修斯说,盗版是“对英国弟兄们的巨大的欺诈,”也摧毁了本国的文学。[8]
霍勒斯·格里利的纽约《论坛》为狄更斯的观点辩护,不仅刊登了马修斯演说的全文,而且又发表了一篇社论。提出,作家对作品的权利,犹如农夫之于谷物,铁匠之于斧头,牧人之于牛群。对外国作家的掠夺同样意味着使美国作家在经济上受到损失。[9]
狄更斯还在纽约的时候,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和其他24位与狄更斯会面的作家共同起草和签署了一份向国会请求制定国际版权法的请愿书。[10]
狄更斯在布法罗的时候,狄更斯接到了福斯特寄来的、一些英国作家支持他关于国际版权的立场的备忘录。上面有十几个著名人物的签名,包括布威尔、丁尼生⑨、塔尔福德⑩、罗杰斯、利·亨特和悉尼·史密斯。5月9日,这份备忘录及有关信件见报了。
狄更斯的上述行动触犯了美国出版界的利益,年4月26日,美国印刷商和出版商会议在波士顿召开会议,会议形成并向国会提交了反对通过国际版权法的备忘录。[11]他们说,如果让英国作家能控制他们在美国出版的作品的话,“美国编辑就不能按照美国人的趣味进行修改和改编了。”[12]
狄更斯们向国会的请愿最终无疾而终,但美国的作家群体是希望建立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国际版权双边协议采取对等原则,美国不保护英国的版权,美国作家在英国的版权也得不到保护,二是英国作品的出版由于没有版权成本,价格比美国本土作品低很多(如狄更斯的《圣诞之歌》,在英国卖2英镑,在美国卖6美分),严重影响本土作家作品的销量。但美国作家群体在与美国出版群体的利益博弈中处于下风,因为美国作为新兴国家,远非文化强国,其文化输出大大低于文化输入,而英国当时为世界文化输出强国,对于美国政府而言保护英国版权弊大于利,故其缺乏保护英国作品版权的内在驱动力。
狄更斯在美国对国际版权的坚持曲高和寡,他对建立保护国际版权制度十分悲观,回国后他在给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信中预言“我们这辈子也看不见国际版权法的通过了”。
狄更斯的预判完全正确,但朗费罗至少摸到了边。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由雨果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文学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国际文学艺术协会”,协会承担起了起草一个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国际公约(即后来的《伯尔尼公约》)的任务。年,朗费罗被提名为荣誉委员会委员。年,《伯尔尼公约》颁布,但朗费罗未能亲眼看到这一幕,他已经于年去世,而狄更斯去世的更早。
狄更斯美国之行对国际版权做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切肤之痛,同时可以感受到狄更斯国际版权意识的敏锐性和前瞻性,让人产生生不逢时之感。
在法国终获国际版权保护
年初,狄更斯的作品在法国热销,《马丁·朱述尔维特》此时正在《箴言》上连载。狄更斯到法国和阿西特出版社谈妥了用法文出版他的作品全集的事。狄更斯顺便许多朋友见了面,其中包括大仲马。毋庸讳言,狄更斯肯定拿到了稿酬。[13]
年之后,法国曾经积极争取与邻国订立双边或多边版权保护协议,但进展不大。为了推动法国作品在外国获得保护,年法国宣布其单方面保护所有外国作者在法国的作品。年在法国的签约,是狄更斯赶上了好时候,享受到了早期国际版权保护的红利,实属幸运。
而20年之前的司各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还在世的时候(司各特于年去世),他的小说只在法国一处就销售了余万部[14],但司各特本人未获一分一毫。
狄更斯在美国为国际版权建设开疆拓土,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等到美国形成制定法,也没有等到世界上第一部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颁布。而狄更斯的作品之所以在法国获得保护,是来自于法国政府的努力。但狄更斯在国际版权建设过程中洒下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现在国际版权条约除《伯尔尼公约》之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还于年颁布了《版权条约》和《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所谓的“互联网条约”),文学艺术家们在纸媒复制权保护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有声望的作家可以获得巨额的国际版税收入。国际版权保护有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来之不易,我们不应忘记狄更斯在国际版权秩序建立初期所付出的坚持和努力,狄更斯无疑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国际版权的伟大拓荒者。
注释:
①沃尔特·司各特:年一年,英国诗人和历史小说家。年推辞桂冠诗人称号,推荐骚塞继任。拜伦崛起后,司各特由诗歌转向历史小说,成为欧洲历史小说的开创者,并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美国的库柏等世界级文学家。
②萨克雷:年—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小说家,与狄更斯齐名。
③维克多·雨果:年—年,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
④欧仁·苏:年—年,法国著名小说家。
⑥艾博茨福德:司各特的私人庄园,司各特为其购买地皮、建设和装修投入巨资,并因此破产。司各特在临去世的前一年还在计划还清债务后再花一万英镑购买地皮。司各特对庄园感情极深,在他临去世前,他的家人让他坐在轮椅里推着他在庄园里来回转,他说,“我见到过的东西很多,但什么也不能和我的房子相比;让我们再走一次吧。”
⑦约翰·福斯特:年—年,英国作家、记者,狄更斯生前指定的传记作者。
⑧华盛顿·欧文:年—年,美国著名作家,美国文学之父。旅欧期间得到过司各特的赏识与帮助。
⑨丁尼生:年—年,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桂冠诗人,华兹华斯的继任者。
⑩塔尔福德:年—年,英国律师、议员、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狄更斯《圣诞颂歌》抄袭案(赢了诉讼,执行未果,损失英镑)的代理律师。他推动通过了年英国《儿童监护法》。他与桂冠诗人华兹华斯一起推动通过了年英国版权法修改法案。
朗费罗:年-年,美国著名诗人。
大仲马:年—年,法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
引用:
[1]《三大师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绥耶夫斯基》,[奥]斯蒂芬.茨威格著,李亮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年4月第1版,p48
[2]《狄更斯-他的悲剧与胜利》,[美]埃德加·约翰逊著,林筠因、石幼珊译,天津人民出版社,年10月第1版,p
[3]同[2],p
[4]《狄更斯传》[英]赫·皮尔逊著,浙江文艺出版社,谢天振、方晓光、鲁效阳、童翔晓译,年6月第1版,p
[5]《阅读没小事,英国作家怒挑美国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