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Holly。
绝大多数升学焦虑的根本,都是为了就业,担心没有学上,担心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走错了方向……
从名校到名企是一个看似最稳妥的解决方案,于是对顶尖资源的追逐就越发白热化。
然而我最近看到一项统计,却有些颠覆认知:
全美科技巨头公司的员工占比最多的5所大学里,除了斯坦福外,其余四所都不是最顶级名校,排在第一位是很多人或许都很少听到的华盛顿大学。
难道不是大学排名越高,就业力越强吗?除了名校外,我们还有没有更不一般的大学选择?公司招人的风向在当下有变化吗?
这个问题,没有谁能比「升学终端」的一线企业主更有资格回答了。
就在最近,知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merging和英国最知名的媒体之一TIMES联合公布了《年度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报告》,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动向。
■我们整理了完整报告的pdf版本,文末有获取方式
《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报告》
这份报告为什么值得一看?除了发布者的权威性外,还因为这是一份真正由雇主投票选出来的。
评审是21个国家和地区的名企业主和高管,2/3的人来自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用10万张投票选出了全球所毕业生工作表现最佳的大学。
↓↓滑动查看就业力Top大学完整榜单
在这所大学中,毋庸置疑,名校优势仍旧十分强劲,但跟大学排名也不小差别。
排在TOP20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学校。其中美国大学有9所,占了近一半,按顺序排列是加州理工、麻省理工、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哥大、纽大和加州伯克利分校。
有趣的是,纽大和加州伯克利碾压不少藤校和不少比其大学排名高的学校,与全美录取率最低的顶级名校「哈耶普斯麻」与天才据地加州理工齐名。
其次是英国,共有三所大学,剑桥、牛津和帝国理工。这也是英国录取率最低的大学前三名。
同时,一些对我们更有好的大学也榜上有名。友好一方面指的是费用,如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一年开销可能不及美国的一半。
如日本东大学费一年不过三四万,而德国和瑞士的公立大学则是学费全免,一年开支在20万左右。
另一方面指的是录取友好程度,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每年在中国招招生超过破千人,排名全美第10的波士顿大学每年招生也不少,而要求比美国8所藤校低得多得多,后者一年在国内的招生人数仅过百人。
■谷雨统计了在全球各地求学的开支。
若把TOP20趋势若放在TOP大学里,有了更大的样本,有了更有意思的发现:欧亚大学正表现出惊人的就业力。
其中,美国大学上榜学校只有21所,英国仅7所,其他名额则被美国之外的大学瓜分。数据也显示,年进入就业力TOP榜单的排英美大学占据了58%,今年这个比例则降至27.5%。
排名飙升的欧洲以法国和德国为首,凭借19所学校占据榜单的第二和第三,瑞士也进入榜单前十。以德威为例,慕尼黑工业大学排名全球13、欧洲第一,称为「创业型大学」,不仅许多学者在宝马和西门子等公司任职,而且学生还能与雇主一起开展研究项目。
其他知名大学如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汉堡大学、波恩大学等也都在就业力上榜上有名。
■TIMES世界排名TOP的德国大学共有9所??中产不焦虑指南:排名赶超,一年花费仅10万的留学,有多香?
此外,亚洲大学共有26所进入TOP,49所大学进入TOP就业力榜单,比去年增加5所。其中内地共有13所进入TOP,都是知名院校。
香港有4所入选,分别为港科技、港大、港中文、港理工。目前高考和国际课程均可以申请就读香港的院校,从难度来看,按照学生的话来说,国际课程进入的概率更高一些。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