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连绵不断的钟声回荡在华盛顿的上空。为了纪念在疫情中丧生的80万美国人,华盛顿国家大教堂特地敲响了次丧钟。就在美国疫情升温达到新的“里程悲”的时候,美国却将在自身的危机甩锅给中国。
时至今日,当全球各地对美国的滤镜破碎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曾经的民主金字塔在辉煌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深重的危机。除了种族歧视、枪支、毒品之外,“阿片危机”也成愈演愈烈之势,而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措施。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15日,美国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对中国、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4国的15家实体和10名个人实施了制裁,中国有4家公司和一名个人被美国列上了名单。
白宫此次的制裁,是为了打击芬太尼滥用的问题。美国认为这些单位和个人涉嫌向美国走私芬太尼以及相关的生产原料,为了防止非法的毒品交易危害美国的安全、经济、社区和家庭等等,白宫才实施了这次的制裁。
美国政府声称,这一制裁能够阻断合成阿片类药物及其前体化学品,进入美国的供应链和金融网络。而在美国人看来,经过打击之后美国就能安全了,但美国的制裁显然又是一种甩锅行为。
制裁令中所说的芬太尼是一种药物,但为什么一种药物,能让拜登兴师动众地亲自签订一项行政令进行制裁呢?
实际上,这些药物大多是从阿片中提取的衍生物,能够缓解疼痛、产生幸福感。因此被用于各种疼痛以及外科、妇科以及手术后的阵痛,是一种常见的镇痛剂。现在很多的外科手术都会用到这种药物,而且芬太尼的麻醉效力比第一代“硬毒品”高几十倍。
从效用来讲,毒品和药品的界限其实是很模糊的,很多放错了地方的药品就是一种毒药,因为某些药物超过了使用量就足以致人死命。
特别是因为药物滥用近年来越来越普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含有芬太尼及其类似物的药物就开始出现在非法药物市场,因为这种物质制造成本低,极易上瘾。特别是美国这种标榜所谓自由的地方,芬太尼类药物的滥用成了一种灾难。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毒品泛滥的“法外之地”,也是美国的一大痼疾,前段时间费城满街的“行尸走肉”让人震惊。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年美国一共有人死于药物过量,平均每一天都有人死亡,每个小时有11人死亡,比枪击案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得多。在去年美国的四大死因之中,心脏病和癌症是前两名,新冠是第三,而包括药物过量在内的意外伤害是第四大死因。
这个数字比上一年激增了30%,是3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而其中有6成药物过量致死都与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有关。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者都不知道他们使用的药物中含有强效的止痛剂。自年以来,美国已经有近一百万人死于药物过量。跟新冠疫情一样,药物的滥用也成为了美国的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
跟应对新冠疫情不力一样,在面对“阿片危机”时,美国政府也选择了甩锅。去年12月,美国政府曾经指控沃尔玛助长了药物的危机,然而全球零售巨头可没有那么好欺负,选择了据理力争,直言美国政府是为了给自身的失职和监管缺失来寻找“替罪羊”,最应该对此负责的是美国政府。
作为美国企业,沃尔玛的见地可谓是一针见血。因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芬太尼类药物的生产国和使用国,至今对此类药物都没有正式列管,反而放任药物的滥用,成了全世界滥用芬太尼药物最严重的国家,这难道不是自身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美国人早就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