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如何做这个决定一方面取决于中美关系走向,另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疫情的控制。可现在即便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有效疫苗近期也有望大范围接种,很多家庭也会对留学美国再三考虑。
事实上,早在中美关系全面恶化,全球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发生之前的年,中国人去美国留学在数量上就已经达到峰值。到年这10来年间赴美留学的井喷,跟美国高校年以来的财*危机和美国留学签证放开是分不开的。
不过即便以后美国疫情得到控制,中国关系重新往正常和良性的方向发展,美国高校对中国家庭更加张开双臂欢迎,可能也不会有更多家庭选择送孩子去美国读本科和高中了,即使他们经济上可以负担得起这个费用。
其实这背后是一个性价比的考虑:跟全国每年8百万的国内高校新生群体相比,每年20几万赴美读本科的学生其实已经占很高份额了。对于更多的家庭来说,其实已经不是送不送得起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送的考虑。
资深老海归,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俞立中,曾于年奔赴英国利物浦大学读博士,他这样来分析留学的价值:“如果只是想去镀金,回来更好地找工作,留学成本不一定收的回来。如果是希望拓宽视野,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更加完整;对同一个问题,会有更多样化的思考,更好地发现自我,理解人生的价值,那就是‘物有所值’”。
这其实也是光叔和他的学生们的一致认识。在进入国际教育行业之后,光叔自己曾全奖赴美攻读硕博学位。职业方面,这些学位并没有给他提供更多的技能,毕竟多年来教书讨生活基本还是靠国内本科英语专业的底子。不过在美期间人文社科方面的训练还有生活经历,让他看事物更加透彻,不会盲信盲从。这样的话,他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业和职业上的选择。
事实上,留学越来越成为一些人的不同生活选择,也同时满足一种另类刚需。国内教育资源毕竟僧多肉少,层层筛选和厮杀之后,还不一定上得了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即便像光叔很多学生一样,都已经进入了超级中学,你也想避免成为高考刷题家的命运,即便刷题成性,还能幸运成才。而美国的大学教育,让不一样的生活成为可能,这是国内顶级高校也提供不了的平台。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光叔的学生都是怎么说的。
陈思韫
厦门一中
培训60小时,
提分区间82-99-
“我的整个出国考试准备都是光叔‘一手带大’的。
出国对我的改变就是独自思考的能力,去思考西方是不是国内描绘的那样,也去思考自己的国家是不是就是西方宣传的那样。美国的高等教育不会告诉你问题的标准答案,但在鼓励你独自思考的同时,你仍然要小心不陷入西方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但总体来说,美国社会充斥着很多不同的声音,能够提供给你不同角度。
所以出国就是亲自去跟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人打交道,自己去体会和感同身受他们的历史背景,文化,宗教和信仰,而不是单纯听从别人的观点。我认为这才是出国的意义。”
陈伟杰
厦门外国语中学
培训40小时
ACT34
“在光叔这边学习就是很轻松的感觉。
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研读应用数学的四年里,我迫真地感受到美本多元的学生群体及通识教育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在接触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宗教背景的人,并在沟通与交流后对一些带有争议的话题更加open-minded。留学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使我更加独立,更接近自己理性中的self-reliance。得益于学校的师资及学术资源,我于今年以highesthonor的成就毕业,并在美研的申请中收到了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莱斯大学等学校的offers,目前在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我希望在未来毕业后能以datascientist或algorithmdeveloper的身份,在不损害integrity及ethics的前提下推动技术的发展。”
至于很多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