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期《心理学简报》内容简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时一个人本来想小有情调地窝在沙发的角落里看一部收藏已久的电影,但习惯性划开手机打开“朋友圈”,发现千奇百怪的晒和炫后,一瞬间被自己营造出来的“孤芳自赏”就变了味道,不由开始背诵初中课文“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的画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经历过,为什么看见别人的热闹生活,反而会激发我们的孤独感呢?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ChristopherBarry在最新的研究中证实:当别人的快乐没有自己参与的时候,会激发我们的孤独感及负面情绪,而且这样的现象是每个年龄阶段都普遍存在的共性[1]。文献题目和摘要截图该研究成果于年8月7日发表于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研究发现:他人的热闹生活让自己对孤独的恐惧感加剧为了研究他人的生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ChristopherBarry教授对来自全美各地的名实验对象展开了调查。在实验中,Barry教授重点观测了实验对象的恐惧感(Fearofmissingout(FoMO))、孤独感等级(UCLALonelinessScale-3(UCLA-3))、自我认知评估(RosenbergSelf-EsteemScale(RSES))、生活满意度评估(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SWLS))、社交媒体参与度评估(Socialmediaengagement)等指标。结论1:恐惧感来自“你的快乐里没有我”ChristopherBarry教授发现,当实验对象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还是其他方式观察到,当他人在没有自己的情况下获得了乐趣后,自己的社交焦虑会增加;这样的现象与年龄无关,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普遍发生[1]。结论2:缺乏自信的人更在意他人的生活在实验中,ChristopherBarry教授发现,往往是那些对自我认知较低、缺乏自信的人在观察他人的热闹生活后,孤独感和恐惧感会急剧上升;而那些自信的人在面临他人独享的快乐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较少[1]。结论3:恐惧感并不影响生活满意度虽然发现别人的快乐里没有自己的参与会让人感到或多或少的沮丧,但ChristopherBarry教授发现,这样的负面情绪并不会影响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估[1]。也就是说,由于社交圈产生的负面情绪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并不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整体评估。结论4:社交达人的孤独感和恐惧感更甚ChristopherBarry教授发现,对于那些热衷于参与社交活动的达人而言,缺席别人的热闹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更严重的打击,他们会更敏感、更强烈地体会到对孤独感的恐惧和挫败感[1]。因此,Christopher建议,产生负面情绪时,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非他人[1]。写在最后:缺席他人快乐的恐惧感可能是对死亡恐惧的预演人为什么普遍对死亡感到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因为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后,这个世界依旧丰富多彩,每天都发生着新奇的事,但可惜自己已经无法参与。曾经那些熟识的人在自己死亡后却依旧能欢声笑语,但自己已经无权参与。所以,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衍生出了我们对缺席参与他人热闹生活的恐惧,让我们在每一次挫败中预演对死亡的恐惧。附录实验对象样本及实验方法实验项目:他人影响人们对自己的社交生活的看法的因素样本:全美各地人(98名男性,名女性,3名未知)。14-17岁名,24-27岁名,34-37岁名,44-47岁名。过程:网络调查平台Qualtrics上在线完成指标测试。其中,对于14至17岁的未成年人,已与父母取得联系,并要求他们同意就孩子的参与与孩子取得联系。未成年人表示同意,成年参与者表示知情同意,然后才能在基于安全的网络调查平台Qualtrics上在线完成测试。在每个年龄组内提交份完整的回答后,将尽快停止采集。参考文献[1]ChristopherT.Barry,MeganY.Wong.Fearofmissingout(FoMO):Agenerationalphenomenonoranindividualdifference?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心理学简报》原创|禁止转载原创作者|吉夕心(《心理学简报》总编辑)审稿|心上田(《心理学简报》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