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牌*事强国,法国陆*曾经有着欧洲第一陆*的“美誉”,法国海*其实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实力,对于*事装备的发展,法国人一直有着比较独特的发展思路,这一点也体现在战列舰上。
不走寻常路:火炮前置
代表性产品:黎塞留级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主要的老牌强国元气大伤,以至于在华盛顿海*条约生效后,法国理论上可以拥有5艘,3万吨级的主力战舰,不过实际上,相比其他强国,法国海*一直没有完成这个“指标”年代中期,欧洲各国开始了海*扩充,德国和意大利都是领先者,俾斯麦级已经开始建造。
其实在年,法国曾经建造了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不过这两艘战列舰能力比较一般,对抗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都有些力不从心,更不要说与真正的战列舰对战了。
于是法国海*开始建造黎塞留级战列舰,与其他国家战列舰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法国新锐战列舰主炮塔全部前置,两座毫米四联炮塔,火力输出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缩短战舰的装甲带,有效的控制吨位,只是与同时期战舰相比,比较另类。
能力指数非常可观
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黎塞留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为毫米,基本与同时期欧洲其他战列舰抗衡,另一大特点就是,主要防空火炮后置,其防护能力也比较出色,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毫米,水线附近装甲厚度为毫米,还有15度内倾角,内部还有厚18毫米的防崩落衬垫。同时期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主装甲为毫米厚,英国“乔治五世”级主装甲为毫米厚。
得益于炮塔前置的设计,黎塞留级战列舰标长.8米,准排水量为3万吨,而俾斯麦号长.5米,标准排水量为4万吨,乔治五世国王级长米,设计标准排水量为3玩吨,黎塞留级吨位的有效利用率还是高的。
不过,正如一句名言:“一两件武器决定不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比如日本的投降是总体因素造成的,蘑菇蛋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当然这根稻草确实挺重的),法国海*因为法国在二战中早早的投降,基本毫无作为,还被扯来扯去,几乎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其他阅读:
漫谈:战列舰的现代化,理想的“吞金兽”
“简装”重骑兵:装甲巡洋舰与防护巡洋舰
“睡狮”还是“睡尸”,英国海*实力几何
钢铁的碰撞:被火炮击沉的战列舰
倒霉到家:这艘战列舰二战中被沉了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