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里有一些球队,你通常只会在“休假期又一次糟糕的运作”中感受他们的存在感。他们很少能打进季后赛,不是有分量交易的参与者,甚至从他们那里出走的球星都不够大牌。他们既不能创造成绩,也不能充当强队培养球星的预备队,他们就是在联盟里存在着,用一种“事实躺平”的态度混过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看不到尽头。
*蜂就是这样的球队,你还记得他们上一次赢得系列赛是什么时候吗?
如果你要编辑出一条大新闻,那么有关*蜂最热点的话题,恐怕得往乔老板的市场运作去靠。这的确是挺尴尬的定位,毕竟森林狼和国王再苦逼,好歹还能在人们举反例的时候被拉出来批判一番,而*蜂甚至无法担当坦克的角色。他们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还不算太弱,你通常不会在“五大坦克”或者“八大弃疗”的话题中讨论*蜂,比烂都轮不到他们。
这大概是另一种的恶性循环。*蜂没有步行者的运营水平,也就驾驭不了“苟在中产”的运营方式——场内场外,苟在中产都最累——*蜂是联盟里有名的,喜欢给“还行但没那么好”级别球员大合同的球队,稍不留神自然是又一个垃圾合同诞生。再配合烂不到底的战绩导致顺位高又不够高,以及一般般的乐透区选秀眼光,*蜂能混出头就奇怪了。
然而,*蜂这两年转运了。
年夏天,*蜂没能留下肯巴·沃克,而是给了罗奇尔一份3年万的合同。以当时的眼光看,*蜂无疑做了冒险的决定,罗奇尔有两个问题决定了不适合在他身上投入太多:
他是个高度依赖持球投的后卫,没有足够的侵略性数据加成,而他证明自己持球投水平的时间又不够久,投射稍有下滑,进攻就要崩;
他固然很少失误,但创造力也明显不足,不适合当主控,定位尴尬。
结果,罗奇尔非常争气的在原有投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20-21赛季,罗奇尔已经是联盟里持球投T1档的后卫了,跳投产量和有效命中率直逼欧文。同时,*蜂在1号位上打球的又是拉梅洛·鲍尔,罗奇尔的定位问题也解决了大半。跟两年前截然相反,*蜂现在给他的这份更贵的4年万的续约合同,看起来也没多大问题了。
再看看沃克现在的境况......
从这个转运开始,*蜂接二连三的迎来捷报:
他们挖掘出了格拉汉姆,用他换来了一个首轮签;
他们在预期顺位第8的情况下抽到了探花签,之后拉美洛·鲍尔又证明了,*蜂这枚探花签的价值等于状元;
他们用11号签拿到了布克奈特,而布克奈特的行情一度好到被放在前7顺位讨论。之后他们用从尼克斯拿到的19号签选了凯·琼斯,而这就是*蜂在选秀大会前中意的人选。
我们好像没感觉*蜂做了什么扭转乾坤的决定,除了两次从凯尔特人冒险签下球员并证明成功之外,*蜂这两年在市场上的表现依然缺少亮点,但他们就是悄无声息的攒了一套面向未来的阵容胚子,包括建队核心级别的年轻人,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时间线合适的后场搭档和锋线。这虽然不意味着*蜂终于翻身了,但在这支球队过往的很多年里,极少见看到他们有现在这样明确的方向,和可能不错的上限。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蜂已经从“边缘人”领域完全抽身,但确实有两件事让球队的发展清晰起来。
第一件让球队清晰起来的事情是,三球给*蜂的未来提供了基础。
没有这次成功的选秀,不管别的情况发生什么变化,*蜂就还是*蜂。三球不是东契奇,他没有东契奇的力量底子玩转近中距离,他也不是特雷·杨,杨的小手一抖丝滑无比,也是最会操控防守者情绪的演技派高手。如果对比的是那两位,那么三球新秀赛季的开发能力还是会逊色半档,三人新秀赛季的回合占有率与真实命中率对比如下:
东契奇,30.5%,54.5%
特雷·杨,28.4%,53.9%
拉美洛·鲍尔,26.1%,53.9%
但即便东契奇已经是最好的直塞球破夹击的高后卫,杨已经是最好的挡拆2打2中拿捏抛投or喂饼的小后卫,三球也依然可以被称为最具奇思妙想的传球手。他在运球中的单手直塞能力可排联盟前三,可以根据场上形势随时改变出球还是自己攻,他能游刃有余的切换上篮、对侧底角、找掩护人、找支援射手的位置,我也怀疑他是全联盟最会给底线偷空切球员喂球的挡拆手之一。
三球覆盖全场的指挥能力,配合立刻兑现的投篮威胁,让他成为了下一个潜在的“持球大核心”。这是否暗示了东契奇和杨给球队带来的飞跃式成长,有机会在*蜂身上重现?
我们恐怕不能断定三球会沿着东契奇和杨的成长曲线快速成熟,后两者消化球权能力之惊人,放在联盟历史上也不多见,而鲍尔看起来更可能处于一个自主进攻和带动队友平衡的位置。
我们更不能高估*蜂的配置基础,独行侠虽然没能完成原始天赋积累,却有一套即战力不错的班底,而老鹰那一套补强组合拳也颇为不易,*蜂不见得能复制。
但如果标准只是在东部打季后赛,那么*蜂在未来2年内,的确有可能去争一争,而这个成果之于*蜂就很不容易。
让*蜂变清晰的第二件事情是,他们多前锋的小球风格。
这么讲似乎很讽刺,因为*蜂打小球到底是出于方向考虑,还是被逼无奈,本就怎么说都可。
*蜂这些年最头疼的事情大概就是没有好中锋,P.J.华盛顿+布里奇斯双塔固然提升了空间,加快了轮转速度,但内线高度全无,全靠拼侵略性和轮转速度去防守的结果,必然是遇到重锤被爆成渣。*蜂与步行者的附加赛,篮下被打穿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转过头步行者篮下就被奇才捅传,然后奇才篮下又被76人碾成粉,你可以想象一下*蜂的内线防守所处的食物链位置。
结果,*蜂今年休假期的补强令人非常意外,他们只是从活塞领了普拉姆利回来,而不是更高级别的中锋。普拉姆利的水平大约是一个合格的替补中锋,这跟*蜂以前的泽勒有点相似,普拉姆利比泽勒强一点,但打专职首发中锋在整个联盟就处于下游,何况*蜂还没有够水准的替补中锋。*蜂很快会发现,他们中锋位置上的木板依然不够长,多前锋小球打法仍然是球队需要依仗的内容。
但*蜂并非不知道自己中锋位置不够强,他们在普拉姆利之外另有想法。*蜂之前手里就有麦克丹尼尔斯、凯里、理查德斯这些年轻内线,今年又选到了凯·琼斯和TJ索尔,颇有点养蛊味道——囤了一堆即战力水平不够的内线,看看谁能打出来。
会不会谁都打不出来?
很有可能......
并且,从*蜂把未来选秀权提前变现来选凯·琼斯的行为看,他们认为更可能兑现的天赋,还是需要顺位支持,其他人恐怕是有当没有养着拼脸的。
从琼斯的夏季联赛的表现,以及大学的数据看,*蜂这位被寄以厚望的内线,恐怕也很难立刻帮上忙——我已经能想象出琼斯一场比赛3次整活而不入的画面了。
但琼斯有很多潜力是*蜂看中的,这包括:
他看起来很像是小球时代需要的那种机动性防守者,体型与运动能力结合出色;
他能空接,冲抢前板,有一些持球突破和处理球能力。
他也有开发射程的潜力,大学期间有一些三分投射,投篮姿势尚可。
如果琼斯能打出来,那么他的确是*蜂小球阵容需要的人才储备,在4号位上提供活力、射程、机动护筐,甚至在一些时段顶上5号位,去换防破挡拆、处理4打3和策应。
但这不会立刻发生,*蜂几乎不可能指望琼斯在新秀赛季做出贡献,他的对抗水平在4号位上都不见得够用,投射能力也只是“有可能练到合格水平”而不是“已经合格的水平”。他的一点持球能力到底是优点还是成为整活的起点,这都不好进,光是想一想我都气抖冷。琼斯要练的东西很多,他是个好胚子,但不是即战力。
*蜂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内线的问题远没有解决,普拉姆利之外,养蛊的几位大概率谁上都够呛,而琼斯恐怕还得先在发展联盟挥汗如雨,P.J.华盛顿+布里奇斯双塔依然会是*蜂的小球内线解法。
所以,*蜂真的变好了吗?
注意,我说的是“清晰”,而不是“好”——*蜂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方向就是围绕鲍尔身边搭配一堆能防守、能冲锋、能投篮的2~4号位体型的球员,这既能把鲍尔的想象力变成得分,也能配合着鲍尔的身高和不错的防守判断力,发展出具有侵略性的小球风格,这个方向是能看到的。
不只是凯·琼斯符合这个方向,*蜂的锋线储备也符合这个要求。*蜂手里已经有4个合格轮换以上级别的前锋——海沃德、布里奇斯、P.J.华盛顿、乌布雷,这4个人摆出来加一个鲍尔,就是不错的换防与空间兼顾小球组合。当然,这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布里奇斯和PJ华盛顿的三分稳中有升。两人分别投出了每36分钟4.4次和4.5次三分出手,配40%和38.6%三分命中率的表现。这是及格的锋线投射水平,但若想让对手惧怕,还需再有进步;
乌布雷的投射表现更接近19-20赛季,而不是20-21赛季。
*蜂当然希望科迪·马丁和依旺杜加入他们的小球锋线池,但需要他们投射有大幅进步才行,跟这俩比,雷子算百步穿杨。
另外,没有留蒙克和格拉汉姆,也一定程度的反映出*蜂的篮球观。他们不会喜欢蒙克的防守,格拉汉姆如果只拿低廉的薪水,会成为衔接段很好的火力补充,但格拉汉姆打出了身价,*蜂把他换成了资产储备。
除了新补充的老将伊斯梅尔·史密斯和罗奇尔,*蜂就没有后场身高的球员了,而罗奇尔在全力防守时并不差,史密斯也是抢断高手。除了纯中锋,*蜂几乎个个可以靠体型或者运动能力盗球,他们的理念是什么,恐怕也不需要再强调了。
所以我说,*蜂的方向很清晰,他们在拉梅洛·鲍尔周围布置了一套高机动性、强侵略性、也有一定投射能力的小球阵容,这个方向很现代化。方向清晰当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也不难想象,*蜂在新赛季很可能又一次成为篮板渣渣球队,且由于过渡的侵略性导致篮下漏人被打穿。但*蜂还是值得朝小球方向努力试一试,在这个联盟里,凑出一套好用的小球阵容并不容易,弄个传统大中锋,走回更稳健的老路却并不难,真的想得到,总能找个能凑合用的。
最后说一说布克奈特。
布克奈特的赤脚身高只有1.92米,虽然有不错的臂展,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得分后卫体型。他的对抗也不够,目前的对位弹性恐怕有限,他会比蒙克和格拉汉姆的防守上限高,跟鲍尔搭档后场没问题,但鲍尔和罗奇尔占据了两个先发位置,再加一个布克奈特就不合适了。*蜂也不能有三个超级第六人,这也决定了蒙克和格拉汉姆必须走人。
理论上,布克奈特在*蜂现有人员配置下,既不能算作锋线群一员,也不能跟他们后场两个主攻手长期一块使用。
那么,布克奈特之于*蜂的意义是什么呢?
长远的时间线上,不能只有鲍尔一个开发者,*蜂队内年轻人以拼图球员居多,鲍尔之外的两个主要开发者,海沃德的年龄赶不上球队的未来,罗奇尔的上限基本到头。布克奈特是个潜在的超级得分手,他有良好的高难度开发进攻能力,突破和持球投兼具,拥有非常漂亮的切入终结手段。这种有无球兼备的纯得分手,跟鲍尔这样统揽全局的指挥官,基本可以覆盖*蜂的进攻发起。
后场配了两杆枪,身边再围绕一票前锋,养一个多面手小球内线,恩......
*蜂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他们的内线整体依然偏弱,他们的小球打法还需要更可靠的防守核心,他们要担忧布克奈特的伤病隐患,海沃德的出勤,等等。
更重要的是,*蜂要证明这两年的翻身迹象并不全部来自运气,管理层要为球队把好方向而不是添乱。他们不太可能从自由市场上获得顶级的天赋,事实上,他们的薪资状况在年前都拒绝了这种可能——这或许是好事,能够避免*蜂在未完成天赋积累之前,又在自由市场上给一些“还行又不够好”的球员溢价合同——这也意味着*蜂近期的提升,要看自己的年轻人成长如何了。
不管怎样,*蜂走在了一条比较清晰的道路上,有建队核心,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团队框架,这比过去那些年上限就不高,下限又低不到没节操的尴尬局面好得多了。在“又添了一份溢价合同”和“又为争冠组贡献一员前锋”之外,*蜂也终于有了吸引舆论目光的理由,珍惜这不易的局面,以此为起点,做出些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