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现在,海战中鱼雷依然是对付大型舰艇的利器。鱼雷这种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装备,至今依然拥有磅礴的生命力。在二战期间,日军的九三式鱼雷就被认为是当时日军海战的锐利武器,传着传着就好像九三式鱼雷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九三式鱼雷是日军在上世纪30年代前就着手研发的产品。彼时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还没几年,日军就已经将太平洋舰队视为最大的对手。九三式鱼雷的研发,的确是日军技术人员数年如一日努力的结果,它可以由小型驱逐舰发射,却可以对战列舰甚至是航母造成巨大的威胁。
要说九三式鱼雷的地扪武器,那就是它内部装载的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压缩后的氧气,它可以让就三十式鱼雷的燃料效率更高,同时占用的空间更小,可以增加不少射程。以氧气为氧化剂的时候,鱼雷在前进过程中的气体产生会非常少,很难被敌人提前发现。
在太平洋战争的前期,九三式鱼雷的确是日军对付美军战舰的利器。这种射程为40公里的鱼雷,日军一般会在距离目标20公里位置的时候发射,所以九三式鱼雷的射速很快,可以做到每小时49公里,也就是说发射后不到半个小时,九三式鱼雷就会飞驰而至,不会给敌人战舰任何反应的时间。
在日军内部,九三式鱼雷使用压缩氧气这件事是高度机密。但九三式鱼雷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太敏感了,一旦受到强烈震动或者火焰袭击,它就会自行引爆,这让日军有点苦不堪言。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后期,日军几乎处于守势,面对的是美军茫茫多的炮火,九三式鱼雷的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它的产量并不高,战果也不够多,所以坊间对九三式鱼雷的过分溢美,实在是有点不应该。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