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0日,G7峰会记者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法国在印太战略的执行中将会采取独立自主的策略。
“我们在印太战略方面的方针是不与任何人结盟。在这个问题上,我为法国、也希望为欧洲倡导的方针是:不要成为中国的附庸,也不要与美国结盟。”这是马克龙在G7峰会期间的公开表态。北约领导人峰会前释放的信号有针对美国之嫌,对后者倡导的战略部署及提案决议公然唱反调,在摆明自身立场的同时也试图引起其他同盟国的重视。这显然出乎美国的意料,对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想要通过北约峰会向外界展示的大西洋两岸国家的团结也是有力的讽刺。
可以预见,若马克龙坚持已见,那么G7及北约峰会将会在一种尴尬微妙的局势下展开,眼下G7峰会已告一段落,成员国因中国问题在会议室一度争论到断网,拜登等人想展现的“亲密伙伴”关系显然未能达成。先有英美“正式外交谴责”,后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发声,是美国霸权主义、只手遮天引得众怒;还是欧洲等国想要摆脱美国桎梏、觉醒在即。回头看看,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言将会采取独立自主策略有点黎明前号角之意,其带动的连锁效应引人深思。
凡尔赛体系到华盛顿体系的制定改变了战后的世界格局,体系本质上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其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重新调整分配它们之间的利益以建立起新的帝国主义体系。而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超级大国,奉行单边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与苏联展开数十年的“冷战”斗争,为巩固自身世界龙头的地位,筑牢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圈,向外拉拢盟友,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组成各种同盟组织,表面上是共商大计,实则不过是美国的一家之言,成员国因自身实力软弱不得不背靠美国,任其差遣。
观之,美国盟友众多,关系也有亲疏远近之分,大致可分为七个等级:首当其冲便是五眼联盟,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五个国家形同一国;接下来便是北约同盟国,法国便位于第二等;第三等大体为欧洲国家;第四等则轮到非北约盟友;接下来的划分并不严谨,大都为一时利益相聚,过后便呈鸟兽状散开,诸如日、韩等国虽是东盟国家,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牵制中国;剩下的便是些乌合之众。
论美国对盟友的态度那就是外交的实质,维护和扩张本国利益,大国拉拢小国对抗他国,没有从始而终的朋友,只有目标一致的敌人。作为北约同盟国之一的法国,按等级划分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然而在世界重要场合公然发出反对声音,由此可见美国霸道强势的态度使得同盟国反美情绪高涨,大有“群起而攻之”之意。同时,刚结束的G7峰会,美英关系也出现裂痕,五眼同盟若成四眼,难料美国会不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当地时间6月1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领导人峰会,这是继七国集团首脑峰会后的重要的会议,受到国际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