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金公司中国大摩,何时再创辉煌 [复制链接]

1#

证券行业鱼龙混杂,全国一共有家证券公司,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可仔细挖掘后可以发现,三中一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再加上一个东方财富,这5家公司便可以撑起券商的半边江山了。

而这其中的中金公司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国内投行NO.1,可以说的上故事最多,Title也最多的一家公司。作为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国贸大摩”(中金公司)曾经是看不起其他券商的,而他不仅上过神坛,也跌落过谷底。

01公司成立——与摩根士丹利的爱恨情仇

年,国内投行业务刚刚起步,许多大型企业想要去海外上市,但国内还没有一家投资银行可以负责海外的投行业务。

此时,担任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的林重庚向高层递交了一份建立中国自己的投资银行建议书——“关于申请成立中外合资投资机构的报告”,最终得到肯定的答复,上层安排建行行长王岐山负责此项目。

此时的摩根士丹利亚洲地区负责人JackWadsworth在日本股市起飞时,参与了日本投资银行业务,成为东京股市上仅有的六家外国投行之一。在日本吃到甜头后,JackWadsworth马上意识到,中国股市将会是下一个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很大。

当JackWadsworth得知林重庚也有合资创办投资银行的想法后,直接飞去华盛顿和林重庚会面,经过长达45分钟的会谈后,发现他们两的想法不谋而合,并最终在王行长的汇聚下,一个庞大的合作油然而生,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行---中金公司就此成立。

最初,摩根士丹利想要和建行分别占股比例50%。

摩根士丹利Wadsworth想法是: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有能力,他们负责提供技术和资金,建行负责摆平证监会和客户名单,形成双赢的局面。他们认为没有摩根支持,中国企业很难在国外上市。

而建行老王的观点是:外国人搞不懂中国国情,没有建设银行和中国企业牵线搭桥,摩根想在中国开展业务将是盲人瞎马。而摩根对于他们只是一个技术劳动力,当合作出现问题,他们还可以找高盛作为代替。

当时中国证监会认为合资投行外方占股比例不能超过33%,但在王行长和JackWadsworth最终协调下,由摩根占股34.3%、香港名力集团占股7.35%、新加坡*府投资占股7.35%、建行占股42.5%、中投保占股7.65%。

这在当时让摩根斯坦利无比自豪,因为当他的竞争对手还在香港观望时,他们已经和建行展开了合作,走在前面。

可当中金公司开始运营后,摩根方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开始“后悔”,他们发现与建行签订的管理协议,似乎没什么用。

在双方讨论谁出任CEO的问题上,王行长的做出出人意料的让步,他同意由摩根斯坦利方决定CEO,而由中方决定董事长职位,作为条件,摩根得向中国人传授投资银行的技术。

尽管摩根士丹利并没有想尽心尽力,毫无保留传授我们金融经验,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深知,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最开始出去和客户开会,摩根斯坦利的人在会议桌旁坐着,中金的人站在后面。我们就是这样跟人家学来了投资银行的技术。”这是中金公司员工的说法。

让摩根士丹利感受到压力的是方风雷和汤世生两人,汤世生是王行长从建行调任过来的人力主管,负责把控中金公司所有人员流动,但凡摩根想安排进来的人,汤世生一票否决。

方风雷当时被称为全国最优秀的交易人。可Wadsworth不敢相信一个头发凌乱,像是司机的方风雷怎么会是优秀的交易人。可就是这么一个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人,给中金公司带来了众多项目。

方风雷一直兢兢业业,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就穿梭在各大宴会,和客户吞云吐雾,吃吃喝喝。就是这样,方风雷在和客户花天酒地,聊国家大事,聊美国狼子野心,聊*府官员平民百姓等等的时候便把订单完成了,还迎来客户的认同。

这让许多中金员工不得不佩服起方风雷,也正因如此,汤世生和方风雷在中金公司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不是摩根士丹利安排的CEO。

就这样,摩根士丹利轮换了好几次CEO,从林重庚到杨彬、奥斯汀-柯楠、到艾琳-洛舍等CEO的更替,都没有提升摩根士丹利在中金公司的地位。

年后,摩根士丹利终于认输,逐渐退出了中金公司的管理层,成为了纯粹的财务投资人。

年后摩根士丹利把绝对控制权还给中方,中金公司仅仅只作为摩根士丹利的投资组合之一,每年收取分红。

年摩根士丹利将所持34.3%的股份转让给KKR、TPG、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这场同床异梦的“婚姻”结束。

这之后摩根士丹利仍想要打开中国市场,于是和华鑫证券合资投行公司。这一次摩根士丹利长了记性,为了在合资公司这种获得绝对的支配权,在合同中表面摩根史丹利在法律条件允许下,持股比例可达%

02摩根退出——“贵族”中金公司地位不保

中金公司引入新股东后便对其规定,不能存在和中金公司的同业竞争,和公司业务互补,对公司发展有优势。这意味着中金公司将掌握绝对控制权,其余公司不参与公司运营,只作为财务投资者。

在中金公司刚刚成立初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投行,先后主导了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巨头公司海外上市。

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资公司海外IPO中,中金公司分别主承销了9家,可以说是绝对的垄断地位。相比于其他投行承销一些小公司来说,中金公司可以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贵族”投行了。

在年后,中金公司开始步入了窘境。

自年农行上市后,国内大型企业上市潮告一段落,基本上大型企业的IPO做一单就少一单。而作为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贵族投行,中金公司一直参与大公司的IPO,很少接触小公司,也不愿意放低身段,这导致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开始走下坡。

而纵观一些本土券商扎根民企,自创业板推出后民营企业陆陆续续开始上市,这样的情况让本土券商例如中信证券,平安证券赚得盆满钵满。

相较于这些券商,中金公司业务模式的劣势逐渐显现,业务量也开始萎缩。年A股有家企业进行IPO,而中金公司仅承销了五家业务,远远低于以前的辉煌战绩,第一位置被反超。

回顾历史,中金公司一共错过了3次券商的红利期,分别是:

年牛市来临时,经纪业务成为券商不可或缺的一项大营收项目,而中金公司迟迟没有布局经纪业务,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