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人真敢拍,捏造总统被刺事实,真相直指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jc/

相较于咱们的谨小慎微,美国电影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敢拍。

不只是各种光怪陆离、天马星空的想象世界。

更重要的是,人家可以正大光明的把*治放到电影里去讨论。

对此,*药君只想说:羡慕不来。

别说*药君崇洋媚外哦,每个国家的电影制度都有弊端,但如果老美也奉行那套“敢说”就被禁拍、割舌头、失语的做法,那么以下这些导演都得失业。

因为他们连总统的“死”都敢拿来说事儿。

在美国历史上,肯尼迪遇刺案一直是美国人民心头挥之不去的疑惑,电影人更是乐此不疲的对这桩离奇悬案进行花式改编。

报复?*变?众说纷纭,然而死亡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医院》将时间锁定在总统背刺后的三日,视点聚焦在医院的混乱,通过警方,媒体,院方,目击者的状态,猜测自由民主的背后,其实是各方势力暗潮涌的利益争夺。

▲《医院》剧照

《11.22.63》干脆直接穿越回总统被杀时,阻止这一切发生,成功和凶手发生交集。

▲《11.22.63》剧照

而,前两年的《第一夫人》又从一个新视角,重新审视肯尼迪被刺案。

▲《第一夫人》剧照

除此之外,《国家宝藏》、《守望者》、《X战警》、《火线狙击》均对这个历史悬案各自展开推理。

当然,在所有同题材的电影里,最优秀的当数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部奥利佛·斯通最为得意的作品——

《刺杀肯尼迪》

JFK

聊电影之前,先大家捋一下这个扑朔迷离的案件。

年11月22日上午12时30分,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携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乘坐敞篷车游街拜会群众。

▲新闻图

车辆在经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DealeyPlaza),经过拐弯处时,肯尼迪被埋伏的枪手开枪击中头部和颈部。

随后,肯尼迪被送往医院,不治身亡。

很快,警方逮捕了美籍古巴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新闻图

两天以后,奥斯瓦尔德在警方的严密看管和众目睽睽下被酒吧老板杰克·鲁比开枪杀害,不久,杰克·鲁比在狱中死于胃癌。

更吊诡的是,奥斯瓦尔德一直声称自己是“替罪羊”,而杰克·鲁比死前成被人下*才得癌症。

▲《刺杀肯尼迪》剧照

一年后,沃伦委员会发布报告(即著名的《沃伦报告》)认为总统被刺事件全是奥斯瓦尔德一人作案。

然而,在肯尼迪被刺杀的3年时间里,共有18名证人死亡。从年到年,十年间,与案件相关的人员,相继“自杀”或被杀。

诸多疑点,让这起总统遇刺案被蒙上层层疑雾。“阴谋论”者认为,总统被杀的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国家*变。

电影《刺杀肯尼迪》果断的站在了“阴谋论”一方,电影用长达分钟(导演剪辑版)的时间逐一对国家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卡斯特罗、古巴人、黑手*、*方提出质疑。

影片认为,在这起案件中,疑点颇多:

比如,按照官方说法,当日射向肯尼迪的共三颗子弹,且系奥斯瓦尔德一人所为。然而从围观民众的家庭影像(扎浦路德影片)中可以得知,三声枪响十分紧密(2.6秒三次射击),很难由一人连发;

况且射击位置有树木遮挡,根本不可能准确射击。

比如,嫌疑犯奥斯瓦尔德被捕后,没有笔录,没有律师,没有审讯,直接被判有罪。

比如,解剖尸体的医生听命于*方,尸检报告中提到的一颗构成致命伤的子弹,竟然造成7处伤口(戏称“魔术子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刺杀肯尼迪》上映之后,引起巨大的争议,各方讨伐声不绝于耳,其中,来自新闻界的指责最为激烈。

公布总统被刺消息的新闻主持人沃特·克隆凯特谴责这部电影:

“一丁点真相都没有,只是一滩大杂烩,充分捏造的事实和疑神疑*的幻想,缺乏新闻报道基本原则”。

华盛顿邮报专门发文批评这部电影:

“斯通电影中充满了谬论和虚假”。

《纽约时报》称: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府在总统遇刺案中的调查是不值得信任的”。

然而,真相究竟是什么?

总统被刺事件真的像电影里推测的那样,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治谋杀吗?

电影《刺杀肯尼迪》到底有没有恶意捏造事实?

尽管质疑之声一度高涨,但是电影依然得到了大批观众的认可,豆瓣评分8.8分,烂番茄新鲜度83%,IMDb8.0分的成绩。

斯通更是直言,这是他最得意的电影作品。

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粉一定和*药君起初一样,觉得这群人说电影好的人三观不正,妄加揣测不是不负责任吗?

跟大家分享一下,*药君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电影不是新闻,情感真实就是电影的最高美德。

斯通在电影结尾打出一句话:“本片谨献给追求真理的年轻人”。

简单讲,斯通的这部《刺杀肯尼迪》在历史真实方面自然不如《甘地传》这样的电影。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为了呈现历史真实而产生的。

斯通只是要表明态度:

肯尼迪被刺事实,我们无从得知,但诸多疑点不可置否。

*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将案件过程隐藏,以一份漏洞百出的报告搪塞民众,这本身难道不就是在侵犯民众的知情权吗?

倘若事实真的如“阴谋论”所设想的那样,总统死于*治斗争,那么“国家安全”又从何谈起。

即便总统仅仅死于单纯谋杀,一个连总统生命都保护不了的*府,所谓“安全”的承诺又有多少可信度?

用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话讲:

“电影的主旨不在真相,而在愤怒和挫折感。”

《刺杀肯尼迪》以美国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凯文·科斯特纳KevinCostner饰)的视角切入,对肯尼迪被刺案重重疑点逐一拷问。

加里森是一个极其偏执的人,他一路追查真相数年,期间经历了家人反对,死亡威胁,同事背弃,甚至嘲笑讥讽。

从古巴人到黑手*、*方,破案的过程中加里森屡屡受挫,疑点就在那里,可就是没办法解开,也找不到直接证据。

除此之外,媒体的质疑声日渐高涨,有人说他仅仅是想出名,逞英雄,加里森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焦虑、烦躁、恐惧的情绪在一段迷雾的探案过程中奔涌而来。

在渲染情绪这件事情上,斯通用实力为普通观众做了一次科普:镜头是会说话的,蒙太奇是律动的,剪辑、摄影和表演一样重要!

摄影师罗伯特·理查德森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摄影,片中的视觉媒介多到惊人,“35毫米、16毫米、超8毫米、录像、静态照片”以及彩色和黑白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除了摄影丰富了镜头素材之外,影片中的剪辑也成为之后影视专业学生的重点研究文本。

《刺杀肯尼迪》非线性叙事,影片将故事主线(加里森的探案过程)与纪实影像、想象画面等多时空交叉剪辑,模糊了真实与想象。

到最后,在庞杂的信息中,很难分辨哪个是历史真实,哪个是影像真实。特别是加里森和同事在餐厅讨论案情的一场戏,堪称剪辑范本。

用斯通自己的话说:

“电影得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依靠的是它的性质,它能够通过剪辑切割时间,而蒙太奇又能建构三维的空间和氛围,这就使得电影非常具有可触摸的质感。”

当然,影片也有它的缺点,比如信息量太大,需要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才能克服理解障碍等等。

毕竟信息爆炸外加交叉剪辑,3个多小时看下来确实让人有些吃不消。

但是,好在电影最终半小时左右的演讲成功缓解了这种理解困境,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也印证了,罗杰·伊伯特的那句评价,

电影的主旨在与愤怒和挫折感。

在最后一场法院的戏里,加里森在陈述中说:“小时候我们以为邪不压正,后来发现权力可以操控正义.....爱国者要时刻准备为保卫国家,而不惜抵抗*府”。

不知道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美国*府作何感想?

近期热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